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3-18 10:00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官方网站
近日,“00后”研究生黎艳丽在武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省第700例捐献者。湖北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迎来了又一里程碑。
近年来,湖北省红十字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绘就荆楚捐髓感人画卷,凝聚暖心正能量,奋力开创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星火燎原,汇聚荆楚大爱
2005年3月,来自随州的志愿者周伟与一名急需救治的血液病患者初配型成功。这让他又惊又喜:“这是能救人一命的好事,我肯定同意捐献!”4个月过后,周伟在武汉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采集结束后,他激动地说:“没想到这点东西就能救人一命,这几个小时真是值啊!”
周伟的捐献事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更多志愿者的捐献之路。从此,湖北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也开启了从1到100、200、300……的“闯关升级”。
2011年7月,为挽救一名12岁血液病患儿的生命,大学生田强毅然决定弃考捐髓,被网友赞为“90后最美大学生”;2015年9月,张波平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首位苗族捐献者;2019年,湖北第400例捐献者、来自襄阳的记者胡采棣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自己捐献的全过程,被评为“荆楚楷模”;2021年6月,老党员谢洪涛为救17岁少年挽袖捐髓,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2023年5月,24岁研究生谢博在生日当天捐献造血干细胞,送给自己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2024年7月,旅行社老板范芹梅为了不耽误救人,在旅游旺季歇业一周,从荆门赶到武汉完成捐献……
700不只是个简单的数字,它代表的是700名血液病患者有机会重获新生、700个家庭重获幸福。也代表着700位志愿者挺身而出,用点滴热血汇聚成荆楚大地上最温暖的爱心河流。
锐意进取,刷新捐献纪录
2005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正式成立。2007年,湖北完成12例捐献,全省造血干细胞年度捐献量开始进入“两位数时代”。
2012年,44岁的志愿者侯忠为北京的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第100例捐献者。此前,中华骨髓库的31个省级分库中仅有7个分库累计捐献量过百,侯忠的大爱之举让湖北成为第8个“捐献量过百”省份。侯忠说,他希望3年内能再有100例、200例骨髓捐献,拯救更多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血液病患者。
据统计,从2005年7月湖北省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到2012年8月第100例捐献,历时7年;从2014年10月第200例捐献至2017年4月第300例完成采集,历时2年6个月……从2023年10月第600例捐献至今第700例志愿者成功捐献,仅用时1年4个月。每百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产生的时间差逐渐缩短,充分展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湖北速度”。
守正创新,传递生命希望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红十字会始终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主动作为、善作善成的姿态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提质增效,为更多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在法规政策保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红十字会条例》,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纳入“三免”政策和见义勇为奖励,极大提升了捐献者的荣誉感、获得感。2023年,省红十字会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发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推动“三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体系建设方面,加强与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出台指导性文件,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定点采集/移植医疗机构、基层服务阵地和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细化工作规范和服务要求,加强监督指导,推广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业务发展格局。
在宣传科普方面,积极培育“红十字‘救’在身边——爱心相‘髓’/血脉相连”等品牌项目,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典型捐献者及其感人事迹,提高群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引导他们理性、科学地看待造血干细胞捐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湖北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红十字会将以700例成功捐献为起点,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向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重要致信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推动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为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张华兵 李玲敏 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