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4-12-13 10:46
来源:捐献服务与应急救护培训中心
捐献者赵斌(左一)捐献完成后与姐姐合影
“亲爱的朋友,你并不孤单,愿我能为你重新点燃生命的火焰。”2024年12月12日,郑州市“95后”消防员赵斌在家人的陪同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郑州市第500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至此,郑州市成为全国首个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500例的省会城市。
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恒康,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到捐献现场看望慰问。
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为赵斌颁发荣誉证书
多次配型成功 他每次都毫不犹豫
今年28岁的赵斌是郑州市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的一名消防员。自2017年参加工作后,七年以来赵斌参与消防救援600余场。他表示:“我从小就觉得消防员可以帮助别人,是个很酷的职业,随着从事这项事业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也越来越热爱这种帮助别人带来的成就感。”
2020年5月8日是第73个世界红十字日,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赵斌在活动中参与无偿献血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说:“当时工作人员提到,入库之后如果能够配型成功,就可以直接挽救一个生命,这种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2021年1月,赵斌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当即表示同意捐献:“不过是换种方式救人,没什么好犹豫的。”然而由于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捐献流程被迫终止。2024年8月赵斌再次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像前几次一样,毫不犹豫给了同一个答案:“我愿意!”
赵斌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的父母说:“赵斌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在遇到别人需要时他总是愿意挺身而出,我们以他为荣。”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恒康(左二)、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右一)、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政委潘留忠(右三)来到现场看望慰问赵斌
500次生命守护,标志着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2003年,郑州市红十字会正式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1年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爱心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在几代红十字人的艰苦奋斗下,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艰难起步到领跑全国的发展历程。
截至目前,郑州市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人数达到6.1万余人,实现500例捐献。郑州市入库志愿者总数、捐献者总数分别占全省的36.75%和34.11%,占全国的1.75%和2.59%,捐献者人数连续20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中),郑州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和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宁(右一)为赵斌加油鼓劲
500次生命奇迹,彰显出郑州捐献者的大爱善举
2003年9月,新郑爱心教师刘新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郑州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了“零”的突破。21年间,500次生命奇迹的背后,是捐献者的大爱奉献、不索回报。据统计,500例捐献中,有13例为二次捐献;为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境外患者捐献12例。
在500例捐献者中,从性别来看,男性捐献者为405人,女性为95人;从年龄段看,“00后”有17人,“90后”有100人,“80后”有235人,“70后”有123人,“60后”有25人;从职业来看,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医务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捐献主力军,此外还有教师、军人、消防员、工人、快递员、自由职业者等。
500次生命续航,跑出爱心“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爱心人士选择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速度不断加快。
郑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爬坡期—加速期。
2003年9月24日郑州完成第1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到2011年11月25日实现第100例捐献,从第一例到100例捐献,郑州共花费8年多的时间。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处于起步期。
从第100例到2015年11月实现第200例捐献,用时4年;从第200例到2020年5月实现第300例捐献,用时4年6个月。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步入爬坡期。
从第300例到2023年1月实现第400例捐献,用时2年3个月;从第400例到2024年12月12日实现第500例捐献,用时1年11个月。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迈进加速期。
不断加快的捐献速度,标志着郑州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日趋成熟、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展现郑州人文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熠熠生辉的特色品牌。
(文 张予 图 王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