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4-25 09:04
来源: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
2025年4月23日,由郑州市红十字会、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二里岗街道办事处共同打造的郑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 —— 管城回族区二里岗街道杨庄社区实践站正式启用。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江小芬,管城回族区二里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薛新芳出席启动仪式。
应急救护,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案例中,近50%发生在医院之外。若能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有效急救,抢救成功率将大幅提升。因此,应急救护实践站的落成,正是对这一痛点的有力回应。它让专业救护知识走出课堂,融入社区生活场景,使群众能够“零距离”掌握急救技能,推动普通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施救者”,真正打通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启动仪式前,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邀请郑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专业讲师郑建梅,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开展授课。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讲解环节,讲师通过真实案例和图片,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救护知识;实操环节,讲师利用人体模型、AED等设备,现场演示心肺复苏、AED 使用的标准操作流程,并指导学员分组练习。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认真练习每一个操作步骤,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在启动仪式现场,全新亮相的智能急救设备成为焦点。海姆立克AI科普机器人通过仿真场景指导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心肺复苏AI技能实训机器人搭载生物反馈系统,可实时校正按压动作;AED训练机则模拟真实除颤场景。这些全智能设备为学员提供了沉浸式学习环境。
应急救护站的启动,是起点,不是终点。目前,管城回族区已建成两个应急救护实践站。下一步,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将在东大街塔湾应急救护实践站和二里岗街道杨庄社区应急救护实践站,定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课程,让“救”在身边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文图 李卉)